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epub 电子书籍 在线 下载地址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epub格式下载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经典彩绘本共6册)》包括:《荷花》、《小桔灯》、《白鹅》、《城南旧事》、《故乡》、《猫》。

《城南旧事》讲述了:童年在北平的那段生活,多半住在城之南——旧日京华的所在地。父亲好动到爱搬家的程度,绿衣的邮差是报告哪里有好房的主要人物。我们住过的椿树胡同、新帘子胡同、虎坊桥、梁家园,尽是城南风光。

《故乡》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散文辑”的作品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作品都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文章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之作,非常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小说辑”的作品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其中的《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都是鲁迅先生的最有分量的代表作,相信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喜爱。

《荷花》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两部分。在“散文辑”中,编者精选了与当代中小学生较贴近的一些名篇,如《三棵银杏树》、《一个少年的笔记》,以及叶圣陶先生早期编写《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时专为小学生创作的作品,如《春天来了》、《霜的工作》、《蚕》等。“小说辑”则选编了《小蚬回家去了》、《夜》、《一个练习生》、《邻居》等叶圣陶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

《小桔灯》冰心老人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其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曾多次入选小学课本。小说《小桔灯》更成为永恒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荷塘月色》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阿河》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敢于反抗旧礼教的新女性形象;《白采》借叙述与白采生前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凄凉;《儿女》一扫前面的沉郁压抑气氛,满篇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朱自清先生为人父的大快乐与小烦恼;《白马湖》和《我所见的叶圣陶》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惺惺相惜;《给亡妇》是泣血泣骨的悼念亡妻之作,力透纸背的情意让读者动容;第三辑中收录了在朱自清先生的几部代表性散文集中的游记;第四本辑中,《航船中的文明》虽曰“文明”,其实是反讽了封建习俗的愚昧;《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借一笔买卖孩子的交易,斥责了人情的淡薄和世事的险恶;《正义》一文通过戏谑的口吻,在千方百计寻找正义而不得中,讽刺了当时正义感普遍缺失的现象。

《猫》: 老舍的小说以人物描写为重点,努力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不说教,不直接点题,让读者读完之后,受些感动,自己去思考作品想说明什么;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引进西方最新的文学手法;具有批判性,注重国民劣根性的改造,立意于救民强国。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经典彩绘本共6册)》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特色: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是一本集结了一系列作家的作品的书籍,旨在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纯美的阅读体验。

书籍内容:《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包含了多个作者的作品,可能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具体的内容可能涉及不同的主题和人物,反映了多样的人生经验和情感。每本书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故事。

主题分析:由于《美冠纯美阅读书系》是一个集合性的书籍,其主题可以非常多样化。主题可能涉及爱情、友情、家庭、人性、生活的意义等等。每个作者的主题选择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整体上可能希望通过书籍传递积极向上、美好的价值观。

人物评价:由于书籍包含了多位作者的作品,因此书中的人物评价也会因作者的不同而存在多样性。每位作者通过精心构造的人物形象,塑造了各具特色、具有复杂情感和深度的人物。有些人物可能令人敬佩,有些人物可能引发共鸣,有些人物可能令人思考。整体来说,书籍中的人物可能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可鉴赏性。

文学手法分析:由于书籍涵盖了多个作者的作品,文学手法也会因作者的不同而多样化。可能会有影射、隐喻、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同时,也会有不同的叙事方式、描写手法和结构安排,以展现作者的独特写作风格。

社会影响:《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作为一本集结了多位作者的作品的书籍,其对社会的影响可能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首先,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书籍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促使读者对生活和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书籍中可能包含一些社会问题的反映,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注。最后,书籍还能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对读者的情绪和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作为一本集结了多个作者的作品的书籍,内容丰富多样,主题分析多元,人物评价可塑可鉴赏,文学手法多样化,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籍享受纯美的阅读体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启发。

备注:上述内容由ai生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作者介绍:

《同心出版社》是一家以出版和发行为主要业务的出版社。该出版社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其使命是通过出版优质图书,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知识和丰富的阅读体验。

《同心出版社》的图书范围广泛,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多个领域。他们与国内外众多作者合作,通过精心挑选和编辑,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具有文化深度和学术价值的图书作品。

《同心出版社》致力于图书的质量和创新。他们注重内容的独特性和可读性,力求为读者提供高水平的、有意义的阅读体验。同时,他们也积极倡导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出版并引进了许多国外作品,为读者呈现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同心出版社》秉持着“服务读者”的理念,他们不仅在市场上广泛发行图书,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他们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读书俱乐部,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交流机会。此外,他们还提供定制图书出版服务,满足不同读者和机构的需求。

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出版社,《同心出版社》经常参与公益事业。他们积极推动阅读教育,与学校和社区合作,为学生和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机会。

总之,《同心出版社》是一家致力于出版优质图书、推动阅读文化和促进交流的出版社。他们的努力让读者得以享受知识的力量,并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备注:上述内容由ai生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出版社信息:

类型: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成立时间:1995年2月

简介:

安徽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95年2月,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学术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完成转企改制。2011年3月,安徽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合资重组安徽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大学出版社设有人文社科分社、科学技术分社、基础教育分社、外语图书分社、学术图书分社以及财务与结算中心、营销与发行中心、印制与运营中心等日常运营机构。

安徽大学出版社坚持“服务教育,弘扬学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出版理念,精心布局三大出版板块(中小学教材教辅、高校教材、学术著作与大众读物),坚持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精品,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适用于高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系列教材以及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育教材与教辅用书。近3年,2种教材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种教材列入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2种教材列入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

安徽大学出版社充分依托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古文字研究、古籍整理、唐诗宋词研究、徽学及地域文化等专业领域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唐刺史考全编》《刘文典全集》《诗情画意的安徽》《明清徽皖篆刻简论》《出土夷族史料辑考》《陈垣全集》《楚帛书诂林》《楚系简帛释例》《金代文学编年史》《张英全书》《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上博楚简文字声系(1~8)》等一批学术精品,深受学术界、理论界读者朋友的欢迎。

2014年,安徽大学出版社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后期资助成果出版基地,是安徽省出版界首批获批的出版社。截至2015年3月,安徽大学出版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安徽省政府奖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2项;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0项。

安徽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面向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求,着力实施差异化、特色化与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求是、创新、和谐”的企业文化,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高端出版团队,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的市场引领能力;着力强化选题策划意识、市场导向意识、危机管理意识,牢固树立质量至上观念,不断提高市场美誉度。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大学出版社牢记出版宗旨,坚持为社会出版更多更好的出版物,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出版社。


原文摘录:

暂无相关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精彩短评:

  • 作者:Ju.Willing 发布时间:2018-03-21 23:13:55

    清晰的记得,小时候觉得另一个系列比这个贵就买了这个系列。。

  • 作者:毛巾卷大葱 发布时间:2021-01-05 11:39:33

    小学时的课本终于看到了完整版。

  • 作者:77会永远开心吗 发布时间:2022-03-28 23:53:04

    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在小学时候给他看

  • 作者:Louise_xyq 发布时间:2021-09-17 19:19:26

    文字朴实,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恰如其分地揭示着少年儿童生活在的真实的世界,每一篇小说都构思巧妙,刻画传神,细腻的心理描写。《让我们倾听》,学会倾听很重要。


深度书评:

暂时没有为您找到相关书评,查看其它精彩书评

  • 天堂之下

    作者:苏七七 发布时间:2015-08-08 00:40:47

    天堂之下

    作为一个读过《蘑菇好滋味》,读过《淡如肉色》与《我之深处》的读者,柳营这本《小天堂》让我大吃一惊。那天,在晓风书店的读者见面会上,我一边听着柳营与嘉宾的谈话,一边读刚刚拆封的书,文字的吸引力胜过了现场,在一个整洁文雅的书店里,文字却把人带入了一个简陋的,肮脏的小镇上的小吃店,开始跟随一个卑琐的男主人公开始他的身心历程。

    这个“我”生于70后,矮小,难看,甚至微微驼背。在书的第一章里,他在小镇上开了个小吃店,有个女人总来买早餐,并且很快委身于他。她委身于他的目的极为现实并且极为轻率,因为想脱离贫穷的家,想着这个小老板能养着她。但他却将她视为一个天降的尤物,沉缅在肉体的诱惑与娶妻生子,正常生活的可能中不能自拔。这是一种扭曲的肉体关系与情感关系,她握有他渴望的一切,却对他极为轻蔑,而他忍受种种轻蔑与欺侮,给她以所有他说能给。但这却又不是一个斯德哥尔摩式的虐恋故事,轻蔑与欺侮,或者说自己的受制于无法控制的情欲,受制于对生活的想象与渴望,都是那么地鲜明和自觉,他是极为敏感与痛苦的。这种对痛苦的敏感甚至超越了人物的身份设定,一直到第二章他有了新的身份,才能将如此细微深入的内心独白与人物相联系。

    整个第一章,都有一种不洁的气息,压抑与忍辱负重是身体的,生活的,像是男主人公从他悲剧的母亲那儿领受来的宿命。一直到这个女人得了肝炎,他倾其所有给她治病,治好她的病后他却染上了病,女人走了,他与母亲回到乡下的老屋养病,故事才开始了新的一章。像是用所有的敏感领略了性的能量,并经历每一次被轻蔑被欺侮的痛苦后,他获得某种救赎的可能性。疾病是一个突发的情节,是作者给人物的一个出口,它没有被作为隐喻,但它本身像是命运的隐喻。疾病是自救的前提,自救意味着自我依然存在。

    ——这本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是对“我”的无情的观察与描写。我经历了五次情感经历,有过五个女人,情节总是在每章很简单地交待过去,然后是连篇累牍的“状态”的描写,身体的与心灵的。在第二章人物展开小镇上的高中生活,以及无法忘怀的初恋时,他文学青年的身份给了他一段段地剖析自我的合理性。天赋是一种偶然的命运,他生在一个文化贫乏的地方,却有漫无边际的感受力与想象力,能在现实与文字,感受与梦境间穿行。他并不以文字为业,但他显然有作家的天赋。无望的前途,无望的爱情,这是一个小镇文学青年必然经历的历程。有些人被生活吃掉了,连天赋都丧失了,而他在工厂呆过过,去学做厨师,他开小吃铺,开麻辣烫摊子,最后开了一个很好的饭店。他是先在物质上胜利了,战胜了生活,然后身体与灵魂的救赎才可能到来。这不能不能说,使《小天堂》有某种现实的残酷性。

    在前三段感情经历中,他都在炼狱中挣扎,屈辱,无望,怯懦。工厂里的被保安男友殴打的秀儿,和他有了秘密的性关系,她每天晚上来找他,似乎疯狂的性与疯狂的秘密能给她某种释放。但是他震慑于女性的强大,像是被石头压住的小草一样寻找阳光,寻找生机。他如此怯懦,内心如此丰富无垠,现实中却卑琐胆怯。小说中秀儿安排了一个好结局,她逃跑了,逃脱了。暴力与怯懦将不再伤害她。这是柳营的善良,也是柳营对秀儿这样一个柔弱女子的敬意。

    秀儿,和他同居过一段时间的香,这两章写得特别好。原因大概在于,写得特别狠。爱情是一种亲密关系,他与初恋的姑娘与后来洗脚的姑娘,有一种亲密感,不管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精神上的亲密感,还是鱼水相协的肉体上的亲密感,都是非常亲密的。亲密让人觉得甜美,让人感动,让人有一种升华的幻觉,或者说,得到升华的瞬间。但是与秀儿与香之间,不是爱情,却深入地可怕地互相进入了彼此的肉体与生命,这是残酷的密切,温情很少,压抑与恐惧很多,让人深陷在黑暗的负能量里,但这种对负能量的精确描写是衡量一个作家是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作家,是不是一个严肃的纯文学作家,只有把承担了负能量,拉住了重轭,才可能不提供意淫文字或心灵鸡汤,不给人以廉价的快感与安慰,而找到真实的落脚点,真正的小天堂。

    小说里最后的两个人物,其实都有点面目不清。洗脚的姑娘是在他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后出现的,她也委身于他,却虚化了任何目的。在香的面前,他是她的性奴隶,但是洗脚的姑娘面前,他却像是她的主人。但这个姑娘给他提供了身体的最大舒适,从这舒适与放松里,生出了无限的柔情蜜意。他能感受到她所有的好,所有的温柔付出,以至于又带上了谦卑的情绪,将她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平等问题消弥了,双方的给予与付出,在物质与肉体的层面上融合得如此完美,以至于只要加上善意而不是思想,就足够成为生长爱情的土壤。然而这个情节毕竟过于单薄,这个人物也过于抽像,她像天使一样,是善与美的化身,但真的存在吗?真的存在过吗?她的消失没有情节上的逻辑,就像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消失了。

    他的天堂像是一个长梦,而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性,只是一个小天堂。柳营为她的主人公安排了一次相亲,在他四十岁时,他结婚了,有了一个胖的,睡觉会打呼噜的女人。这是对世俗生活的妥协,也是对世俗生活的理解乃至欣赏。只是在他与她的新婚之夜,他忽然不举,这个有反讽性的情节在柳营的小说中是很少见的,她的小说不智性,而是跟着感性走,用文字尽力还原感性,但却往往在不刻意间,某种可以解释为象征的元素出现了。小天堂并不是一个美好结局,但他对生活的解释度与控制度提高了,他可以直面自己的不举,也不因为不举而慌乱。在失落中,他显现了进步。——这真是一个70后的历程,向往与激情,屈辱与恐惧,都离开了,生活的秩序建立起来。

    很大程序上,《小天堂》的主人公是被性的能量推动着,前进着,当秩序建立时,能量却消失了。这个故事是关于青年时代的,他在中年之后,该还有另外的故事。性在小说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就像前面提到的,情节只是勾勒,重点在于对状态的描写,而对主人公的性的处境的描写,是重中之重。而整个小说保持了一种严格的严肃性,性描写容易带来阅读快感,也容易流于情色文学,而在《小天堂》里,性被紧紧地与精神上的挣扎,与生活中的屈辱,与对生活的恐惧和信心,联系在一起,性的历程是一个人身体与精神的成长历程,是生活给予的或苦涩或甜蜜的礼物,无论如何,都会向往,都要领受,欲与灵与时代生活的结合,使这本书有了厚度,每个层面是结合在一起的,表相与内在,个体与时代。

    柳营以一个卑琐的男性为小说的主人公,又写出了卑琐后的丰富世界,这一点已经让人惊叹。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本书是她的长篇处女作,十三年前已经完稿。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个作品的深度甚至超过了《淡如肉色》与《我之深处》,在写作上,像是这第一刀劈得极狠极决绝,为她的整个写作生涯与风格,定了下了一个界标,之后她在向上浮动,在追寻未来,出身、过往与回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极重要的,而放弃一个个暂时安定的小天堂,追问不可知的广阔世界,是她的另一个方向。

  • 浮生六记,浮生若梦

    作者:白月白 发布时间:2016-03-01 21:13:57

    浮萍一样的人生,在多少是非里冷暖自知,半生潇洒也似梦迷离。纵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敌不过往事如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浮生六记》从甜甜的到咸咸的。

      陈芸温婉,沈复也可称得上翩翩公子。从初见时的两小无猜非她不娶,到以粥定情相濡以沫。他们就像六月的柳絮一定要随风飞舞一样,陪伴了彼此难忘的半生岁月。那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当他的眸可以深情的凝视着她含蓄低垂泛红的脸颊,这一生的情结就注定为一个人缠绵。芸娘心思缜密,作为妻子她事事尽心,女红了得,更难得她心中有诗书情怀。沈复潇洒自在,不慕功名,是难得一个寄情山水的快活人。他们在淡淡的生活中充满浓情,执子之手,却无法与子偕老。

      就像在大笼子活蹦乱跳的鸟。他们终挣脱不了封建束缚。一梦破,便事事破。从此红尘是路人。芸娘血疾缠身,必为后世感怀,她为夫纳妾,却落得一场空,心力交瘁,再无往日风采,最终伊人成殇,花落人亡。沈复顾及芸娘情深,佳人归去,痛心疾首。因一句:半年一觉扬州梦,赢得花船薄幸名。被世人痛斥。可细观其中,只不过念喜儿似芸娘,怜其身世,而非红尘知己。似做过客难道不是一种解脱吗?

      时过境迁后,我们不再需要一颗沉迷过往的心,用所谓的痴情去证明爱得深沉不过是荒度光阴。沈复心中有芸娘,从初见到分离,他们所做的都无怨无悔,在习惯于悲春伤秋年代,用一颗毫无眷恋的心去拥抱一切的尘埃落定,是最好的选择。

      我欣赏芸娘作为一个女子所拥有的周全和家常不输她人,更欣赏沈复不问仕途寄情山水的胸怀,试问世间多少才子佳人能像他们那般快意潇洒?在相守时,情淡也不淡,浓也不浓,在交织相会间心有灵犀,谁也不做谁的负担,生前无怨,死后无悔,多么值得。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遇到一个对的人,就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行遍世间所有的路,寻求邂逅,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奔向对方。我们走在追寻爱追寻生活的道路上。道阻且长,用全心全意去面对不完美,事实上只有在某种力量下所生的情愫才无比珍贵。一帆风顺不留痕迹,跟欣赏平静的海面一样,激不起心中的千层浪。在霍乱时所产生的感情在回忆起总是不免为之悸动,就算苦是痛但凡能让自己动怀的何尝不是一种满足。被赠了一场空欢喜也罢,付出无果也罢,止不住煎熬也罢,感谢这些让我们始终没能成为一个麻木的人。感情需要表达,表达意味着付出,付出意味着失望,在这亘古不变的感情定律中,我们用七情六欲诉描述着我们的人生。多么幸运啊,我们能够拥有记忆这么美好的礼物。是伤害也好是幸福也好,有哭有笑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情出自然,不求收获,随遇而安。浮生若梦,我们不言朝夕。

      

  • 初读《浮生六记》

    作者:叁柒 发布时间:2007-09-12 14:30:47

    我习惯把爱看的书不厌其烦地从家里运到学校,再从学校背回家。

    其实家里也有可以阅读的书,学校也有。

    可就是喜欢这样背来背去。好似蜗牛一般。生怕想看的时候,手边恰好没有这一本书。

     

     

    从昨晚临睡开始阅读沈复的《浮生六记》。

    今天值班时偷暇将《闺中记乐》读完。

    只觉得这夫妻的欢娱如此真实地有趣。

    吃豆腐卤这样的小事写起来亦是生动非凡。

    他们印刻章,“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夫为朱文,妻为白文。

    沈复外出,两人通信,在信笺结尾必定要盖上这一个“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章。

    三百年前的浪漫,却是如此别致,让人感怀。

     

    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充溢了沈复的哀愁。

    在妻子先亡以后,他回忆起以往甜蜜琐碎时竟找出了许多可以印证“不得白头”结局的征兆。

    他们做了二十三年的夫妻。虽然后期颠沛流离,然而伉俪情深,清贫而善于作乐,比起失偶的李清照,已经是何其有幸了。

     

     

    古代文人,写悼妻诗的不在少数。

    譬如元缜。他的《遣悲怀》。

    可他与“莺莺”的故事却使我对他的深情有了很深的怀疑。

    譬如陆游。他的《钗头凤》。

    虽然他到老来还数次到沈园题词怀念唐婉,然而他在面对母亲的强权时远没有沈复对爱情的坚贞。

     

     

    陈芸不得公爹喜爱竟被逐出家门,沈复居然追随她离开了家庭的庇荫,以至一世颠沛流离,而他却未曾有悔。

    如此深情决心,试问,古今有哪位男子可以做到?

    林语堂说,陈芸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那么,我也不禁要说,沈复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奇男子。

    这两个最可爱的人的结合,怪不得连老天也要嫉妒,让他们后半辈子尝遍坎坷,而使陈芸早夭。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

    爱情似乎越来越速食面了。而爱情好似也只有那么几个月的保鲜或者一年两年的保质期。

    这本薄薄的小品文。

    白色的精致封面。淡雅朴素的小插图。注解不多,读来亦只能不求甚解。

    然而,这段三百年前的凡人婚姻却令我深深感动。

    这使我的心增添了无畏和珍惜的因子,亦使我前行的步履分外轻盈起来。

     

  • 若有此情 布衣饭菜 尽可终生

    作者:jie 发布时间:2005-10-14 21:07:04

    最近在读 《浮生六记》 巴掌大的小书

    每晚窝在被窝里 艰涩的阅读 文言的字句

    床头没有小灯 吊灯 光线投下来 总是暗色的阴影

    很多时候 就这样 枕着浮生六记睡着了

    梦里依稀是他们的生活 沈三白 芸娘 闲情逸致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沈复 字三白 浮生六记 写的是他的日子 他悼念他的亡妻之作

    他是苏州人 我也是 那是乾隆年间的事 离我有些遥远

    但感情其实都一样 生活如此

    沈复 芸娘 生活在沧浪亭畔

    沧浪亭 是儿时玩耍去的最多的地方

    和哥哥湖畔捉鱼摸螺丝 熟知印心石屋的传说

    却是直至今日 才知晓这对夫妇生活的真实 真情

    他们的夫妇之情 不免为我所动

    神仙眷侣 相携一生 赏风吟月 游山玩水 岂不快哉

    他们洒脱自然的秉性 纯净浓郁的温情 使二人水乳交融 亲同形影

    有一段写得极美而纯情 嘻戏中两人真情尽现

    “芸卸装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春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既白。”

    是的 他们的夫妇之情 是最动我心的部分

    还记得那么一个情节 他们已是多年的老夫老妻的时候

    他们在自家走廊里相遇 却也忍不住要悄悄执手一握 低语相问

    平凡相守的日子 缠绵不断 相看不厌的情深意浓

    实则 也是另人荡气回肠的

    若有此情 布衣饭菜 尽可终生

    然终究世态炎凉 风霜刀剑 夫妇二人颠沛流离 此为后话

    我也一直耿耿于怀三白在粤经商时包妓

    还写了“有些象我妻芸娘”的句子

    但还是感动着的 为这份感情

    不管是他们的那个时代 还是现在的这个时代

    那都是不多见的 那样的喜欢 也许只是和我有类似的情结有关

    卑微的生命 平淡的生活 过着平实清澈的诗意人生的两个人

    也许能这样 一生才了无遗憾

    喜宝说 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 我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我为她想 如果有足够足够多的爱呢

    若有此情 布衣饭菜 尽可终生

    虽然人说 贫贱夫妻百事哀

    但是 可能 他们只是没有足以支撑起贫贱的感情

    若有此情 布衣饭菜 尽可终生

     

  • 一生向往,步步莲花 ―― 芸娘一赞(更新到四赞)

    作者:ernie 发布时间:2007-11-24 18:08:43

    一.

      

      袁宏道在《孤山小记》中说: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

      自然,这只是“山人”说的“便宜”话。“世间”真愿意“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爱做这种“便宜人”的,毕竟无多。依愚下想来,只要还食人间烟火,《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陈芸夫妇或许可以算另外一种“便宜人”。

      

      三白、芸娘生逢“太平盛世”,中表姻亲,青梅竹马。在仍然很“封建”的时代,几乎可以算是 “自由恋爱”而亲上加亲。结缡之后,“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即此一条,“便胜却、人间无数”。

      

      三白说芸娘:“其癖好与余同”。两人都属“胸无大志”之类。芸娘一生,所向往的,不过是:

      “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对此,三白本人也堪称“同志”:

      余尝曰:“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芸曰:“此何难,俟妾鬃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余曰:“恐卿鬓斑之日,步履已艰。”芸曰,“今世不能,期以来世。”

      

      有一次,三白到山中扫墓,捡到一些“有峦纹可观之石”。夫妻合计,用一个宜兴窑的长方盆,叠起一个小山峰,再用河泥种上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

      到了深秋,茑萝蔓延满山,有如藤萝悬于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把这小盆景置之檐下,夫妻共同品题:“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可以说,这是两位“泉石膏肓”的爱侣,经营他日爱巢的一个盆景式模拟试验。谁知好景不长,有一天,猫儿争食,从屋檐上掉下来,顷刻连盆与架都打碎了,“两人不禁泪落”。

      

      这个“模拟实验”如此结局,表面看来,似乎象征着芸娘“情爱乌托邦”终须被现实“扑碎”。

      然而,揆之事实,三白、芸娘二十三年的恩爱,并不是“秋月春风等闲度”, 并不只是幻想、追求和等待一个将来的“他日”。 相反,他们从来都是“良辰美景,不放轻越”。且不说闺房内外,平日的厮抬厮敬、百凡体恤;煮酒衡文、莳花种草种种情趣,即便是他们一生向往的境界,随着爱侣携手,“步步莲花”,也早就已经领略和体验。

      

      二.

      

      沈家住在苏州沧浪亭爱莲居西邻。是人间六月天,室内暑气蒸腾,炎热难堪;而板桥之内,小河之畔有“我取轩”,是三白的父亲宴客之处。“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三白求得母亲准许,带着芸娘到这里消夏。芸娘罢了针绣,夫妻终日相伴

      “课书论古,品月评花”。三白又“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七月秋暑灼人,在金母桥东,三白向一对老夫妇租借一间乡居,两人于是“得一清凉地以消长昼”。这个地方,“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树影,错杂篱边”, “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 “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

      

      后来,三白还和芸娘一起,在书画家朋友鲁半舫家“萧爽楼”借住了一年半。萧爽楼“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厢,地极幽静”。 移居时,带来的一位仆人会做成衣,一位老妪能纺绩,加上芸娘会刺绣,靠他们三人的劳动自给自足。芸娘又善治烹庖,寻常的瓜蔬鱼虾,一经她手,“便有意外昧”。 三白好客,而一批爱好书画的朋友,喜欢萧爽楼幽雅,常带了画具来,终日品诗论画。大家知道三白穷,于是每天凑出酒钱,交给芸娘置办。芸娘有时“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而朋友们则“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就这样“良辰美景,不放轻越”。直到芸娘弥留之际,对于当日“萧爽楼” 毫无拘束、“不嫌放纵”的日子,还是不胜依恋,认为“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由是观之,三白、芸娘的情爱,并不是“乌托邦”。

      

      三.

      

      前文说过,芸娘一生所向往的,不过是:“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因此,对于夫君,她认为“不必作远游计也”。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的,每一天,都是柴米油盐踏踏实实的现实。既然不教夫婿觅封侯,就要耐得住贫寒并且甘之如饴、知足常乐。芸娘一生,也的确如此躬行。

      

      芸娘本人四岁便失去了父亲,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母亲、弟弟,一家三口,就全赖她做女红供给。弟弟上学从师,芸娘从来没有让欠过学习资费。出嫁后,丈夫“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不仅如此,她还常常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惠而不费地生活得相当有情趣。“唱随二十三年”,她无怨无悔,从来没有“借词含讽谏”,规范夫君投入“经济文章”。

      

      林妹妹也从来没有对她的宝哥哥说过“那些混帐话”。然而,不少人疑心,即便木石缘成,按照“二玉”的为人行事,很快就得翻脸,“佳偶终成怨偶”。读过《浮生六记》,看到三白、芸娘的范例,我更觉得那“佳偶终成怨偶”的推想,实在不足为训。因此也为“二玉”公案放下了心。

      

      然而,即便是我们主观上完全能做到“知足常乐”,几十年人生,难免遇到种种坎坷。最困难的时候,三白的家长,将他们逐出家门,切断接济,对于三白,就有如《伤逝》里的“接局长谕,着史涓生毋庸到局上班”。 那时,史涓生“明白”了,活着乃是人生第一要义,他毅然决然地舍弃当初相约一起奔向理想的同志加爱侣子君,虽然明知这样做等于将她置之于死地。

      

      尽管芸娘所处的是“革命尚未成功”的年代,“封建”,比子君的时代要严酷得多,然而,得知被家长驱逐后,她哭泣着说:“亲怒如此,皆我罪孽。妾死君行,君必不忍;妾留君去,君必不舍”。她确信,夫君绝不会舍她而去。

      

      有时真让人困惑:芸娘为什么反而会比子君幸运些?作为对比的,我指的不仅是由“抛弃”与否而导致一生一死的不同,更本质的,还有两个男人不同的“人心”,以及这两种不同的“人心”分别给予两位同衾人的安慰和绝望,这种更大的不同。当年林觉民烈士舍弃了自己至爱的“意映卿卿”,从八闽远赴百粤,奋勇捐躯,本意不正是为了普天下千千万万的“卿卿”,将能生活得远胜于前清的“卿卿”么?可是,唉,难怪要“伤逝”了。

      

      四.

      

      有人说,一个男人,总得经过一个女人(妻子或情侣)的熏陶规范,才能成熟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打个很不恰当的比方,用数理语言说,就是一个男人,总得经过一个“算符”( 女人)的“作用”,才能呈现出他的“本征值”。或许,经受不同的算符的“作用”, 男人会呈现出不同的“本征值”。

      

      《聊斋。凤仙》故事,狐女凤仙的几位姐夫不是有钱就是有势,为了让夫婿长进、争气,她送给丈夫一面镜子,用以督导他读书:每当夫婿努力攻读,就可以在镜子里见到凤仙“盈盈欲笑”;反之,就见到她“惨然若涕”。终于,夫婿读书成功,一“举”成名,可以昂然立于僚婿之中,皆大欢喜。篇末,有异史氏曰:

      “嗟乎!冷暖之态,仙凡固无殊哉!‘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惜无好胜佳人,作镜影悲笑耳。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

      

      和凤仙相比较,芸娘是完全不同的“算符”。《浮生六记》如果也能有“异史氏曰”,会不会惊呼,要是像芸娘这等女人多了,岂不是在和帝辇之下争夺人才,把天下许多昂藏七尺好儿郎都“作用”成了像沈三白那样的窝囊废物?

      

      当然,即便有这种想法,也只是说说气话而已。世界上永远有千万种人,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士是少数,大部分总是芸芸众生 ―― 两头小,中间粗,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更何况,男人中也还会有扶不起来的阿斗,也不去说什么“机会”、“运气”、“福气”。。。之类“因素”了。简单点说,功业、事业、学业、家业。。。对于三白、芸娘这类本来就“不求上进”的人,“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应该说已经是“求仁得仁”,可以无憾。毕竟,并非世间每一对夫妇都能有这样的福缘。

      

      芸娘最后说:

      “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才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强而求之,致干造物之忌,即有情魔之扰。总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因又呜咽而言曰:“人生百年,终归一死。今中道相离,忽焉长别,不能终奉箕帚、目睹逢森娶妇,此心实觉耿耿。”

      

      回首“唱随二十三年”, 因为“无憾”, 中道相离,“憾”更无穷 —— 是自己没有福气。。。

      

      不,是三白没有福气。

    诗书陶育,兰语慧心 —— 芸娘二赞

    一.

      

      《浮生六记》一开始便这样介绍芸娘:她四岁失去父亲,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母亲、弟弟,一家三口,就全赖她一双手做女红供给。弟弟克昌上学从师,芸娘从来没有让欠过老师的学费。

      

      家计如此困难的情形,芸娘奋一己之力承当,不但坚持让弟弟上学,而且“克昌从师,修脯无缺”。让我们看到,在芸娘心目中,对于“读书”是十分的重视。相信在她的家庭开支计划中,“老师的学费”一项,会是排在首要位置。这样的女孩子,穷得好有志气!真教人好生敬重。当代倒是常常听到,贫困地区“给民办老师工资开白条”,相去又何可以道理计?!

      

      或许是天性聪明又喜欢读书,芸娘“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长大后,有一天,在书篓子里翻到一本书,里面有《琵琶行》,她按照幼年熟读的文句,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这才开始识字。尽管镇日价刺绣、缝缝补补养家活口,她硬是在“刺绣之暇”,找出零星时间认字读书。时间长了,也就“渐通吟咏”,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出嫁后,她和丈夫评诗衡文,滔滔不绝,还说得头头是道呢。

      

      我们知道,芸娘生活的年代,女孩子并不一定需要读书识字。她在如此困苦艰难的条件刻苦自学,固然可嘉可敬;她的学习方法,我觉得也很受启发。

      

      芸娘没有老师,她只是在学说话的时候,就像学唱歌一样,通过跟读,背熟了《琵琶行》。当然不可能有“讲解” ――说了她也不懂嘛。更不会有我们如今“科学教学方法”的什么“时代背景”、“词语学习”、“虚字用法”、“解释带点的字”等等教学和练习。可她还是读懂了《琵琶行》和其它的诗词,还学会写出颇为像样的诗词。

      

      我的想法,芸娘读书,走的正是“最短程线”。具体到语文学习,也就是“整体模仿”( global imitation )。文章,整篇的学,不作“分析”;总体消化吸收,这其中,音律、句法、修辞、韵味。。。什么都在其中了。然后,“另存为”自己脑子里“硬盘”的某文档,待到要写作吟咏时,“调用”(retrieve )的速度很快,几乎没有“内阻”。如珠妙语,奔凑笔端,有如“群山万壑赴荆门”,自己会完全感觉得到下笔有神,一气呵成。

      

      我跟着老师学了多年的语文(包括古典文学)和英语,而且自己也喜欢这两门学科,在学时和离开学校以后,对于中、英文又都还有过比较广泛的涉猎。然而很惭愧,古文和英文的运用至今未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有多种,但少壮时没有背熟好多优秀文本,如今“腹无诗书”,恐怕是主要原因。和当年的芸娘相比,只为“丝丝点点计算”,也就“终于相差太远”了。

      

      二.

      

      三白的弟弟启堂娶媳妇,催妆时偶缺珠花,芸娘马上拿出她自己纳采所收受的珠花交给婆婆使用。周围的人都替她感到可惜。她说,女子属纯阴,而珍珠乃是纯阴之精,用珍珠作首饰,会把“阳气全克”,又有什么值得宝贵的?我们或许会疑心,这未必是真心话,只是她为了讨好婆婆,对众人如此解释而已。

      

      后来,三白还和芸娘一起,在书画家朋友鲁半舫家“萧爽楼”借住。三白和一批爱好书画的朋友,终日品诗论画。大家每天凑出酒钱,交给芸娘置办。芸娘千方百计,给予最好的支持,有时还“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这“不动声色”,就应该是出于本心,不是偶然的了。

      

      作为闺中少妇,芸娘没有看重首饰,但对于破书残画,反而极其珍惜。她看到字画有破损,一定要找故纸把它们粘补成幅;并且搜集起来,分门别类,“汇订成帙”,还冠名为“弃余集赏”。偶尔在破笥烂卷之中,哪怕看到一张字纸,内容很可以看看的,她都惊喜“如得异宝”。在做女红和持理家务的闲暇,芸娘就这样不嫌琐屑、不惮其烦地“收旧利废”,连旧时邻居冯老太也留心收买一些破废旧书卷卖给她。于此可见芸娘尊重文化、敬惜文字的一片真情和慧心。

      

      芸娘,连“小家碧玉”都算不上的一个穷苦女儿,自强不息,终致胸有诗书,气度高华。天性相近,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诗书”陶冶人的力量,亦大矣哉!读书明理而又得趣,少却许多机关和心计,正芸娘立身处世,受人敬重之长处;不幸,也正是她身处封建大家庭公婆小叔之间,面对种种机诈,立足生存之短处。兴念及此,曷胜概叹!

      

      三白曾经这样追忆芸娘:

      “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归吾门后,余日奔走衣食,中馈缺乏,芸能纤悉不介意。及余家居,惟以文字相辩析而已。卒之疾病颠连,赍恨以没,谁致之耶?余有负闺中良友,又何可胜道哉?!”丈夫“奔走衣食,中馈缺乏”,妻子“能纤悉不介意”,实在难能;三白

      得此“闺中良友”而庇荫无力,又岂是“有负”两字“可胜道哉?!

    爱好天然,襟期磊落 ―― 芸娘三赞

    一.

      

      芸娘和三白结缡以后,夫妻之间,芸娘常常表现得“迂拘多礼”,像个“腐儒”。丈夫为她做点小事,如递过毛巾扇子之类,她总要站起身来接过去;为她整整衣衫,她也要连声说“得罪”。起初,三白很不习惯,认为夫妻之间,“多礼”显得虚假,“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娘反驳说:“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三白无言以对,只好说自己只是“戏言”。芸娘说:“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并希望丈夫以后切莫相戏。

      

      表面上看,芸娘的“多礼”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虚伪。然而,她担心的“世间反目多由戏起”确是实情,我们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见闻或者经历都不难印证。夫妻之间因为玩笑话而“反目”的,屡见不鲜。虽说“夫妻无隔宿之仇”, 也有因为两句玩笑话,碍于面子,各不相让,甚或导致离婚的。日常生活中,朋友、同事之间,相熟了也就容易“轻慢”。偶尔开个玩笑,言者无心,听者误会,因而“反目”结怨的,更是在所多有。

      

      芸娘其实生性活泼,“爱好天然”。

      于归不久,月夜随三白游隔壁沧浪亭,她想:“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七月秋暑,夫妻俩租借一间乡居避暑,白天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后来为着偕游水仙庙,她欣然女扮男装,穿上丈夫的袍服,“揽镜自照,狂笑不已”。 后来还假托“归宁”,跟三白游览太湖。看到“风帆沙鸟,水天一色”的

      气象,她感叹说:“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她一生向往,只是夫妻二人“布衣菜饭”,“相与优游泉石,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

      

      当年,伴随着“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咏叹,宦家小姐杜丽娘追求爱情热烈大胆、生死以之。汤显祖的《牡丹亭》,作为美丽的神话,至今广为人们传诵和喜爱。同样“爱好天然” 的小家碧玉芸娘,从小自食其力,养家活口;出嫁后和夫君唱随二十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杜丽娘的梦幻,在芸娘身上稳稳地成为真实。为芸娘赞,余岂“”哉?

      

      二.

      

      江南水乡,港汊纵横;“苏州园林”,名满天下。小桥流水,深巷杏花,留圆拙政园狮子林,给游人留下的是“小巧玲珑”的总体印象,往往会忽略“五人墓”的豪情,虎丘山的剑光;盘门的水陆城墙,太湖的烟波浩瀚。

      

      老城厢中穿街过巷,一条窄窄的小河旁,这里就是沧浪亭,虽然看不出什么“沧浪”。隔邻,就是当年芸娘居住的地方。三白说:“芸一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的是正评。正如吴侬软语,天真妩媚,并不妨碍吴门胸襟,自然宽旷。

      

      芸娘出嫁前,靠自己勤劳刺绣,养活全家。嫁入沈门以后,即便丈夫“奔走衣食,中馈缺乏”,她也“能纤悉不介意”。作为一介女流,身处封建大家庭中,她从不蜚短流长,蛊惑谣诼,争权夺利,搞阴谋诡计。她爱重字纸,轻舍珠花,情趣高尚。而同在一个屋檐下,有七尺昂藏的小叔子启堂,其为人也,猥琐贪鄙,阴险狡诈;只认得一份家产,全无亲情血性。他把或许是先天遗传的师爷奸险,竟用到家门之内,对付忠厚友于不设防的兄嫂,须眉浊物,恶妇不如。一女一男,女流具男子之襟怀才识而男儿有愚妇之小肚鸡肠,阴阳错位,对照鲜明,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反衬着芸娘的光风霁月,光耀玉堂。

      

      三白出身幕僚家庭,并跟随父亲习此为业,却喜欢结交一班诗画朋友。有段时间,三白一家借住在友人的萧爽楼中,朋友们聚在一起,终日诗酒唱和。对此,芸娘非但没有“借辞含讽谏”,反而一力支持,有时甚至“拔钗沽酒,不动声色”。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回首平生,她还念念不忘萧爽楼中岁月,看作“真成烟火神仙矣”。而我们记得,萧爽楼是有规矩的,那是:

      “萧爽楼有四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有四

      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芸娘欢喜无限地融入“萧爽楼”中,并将它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襟期磊落,真如晋宋间人。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是为三赞。

      

    绝顶聪明,触手成趣――芸娘四赞

    一.

      

      芸娘四岁丧父,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她做女红刺绣供给全家生计,而全靠自学通文墨。她“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后来,她硬是在“刺绣之暇”,找出零星时间认字读书。时间长了,也就“渐通吟咏”,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诗句。

      

      出嫁后,她和丈夫评诗衡文,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

      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

      

      芸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读书认字,无师自通,而且多有自己的识见。除了刻苦自厉,更可见她聪明颖悟。

      

      芸娘“慧心不仅在笔墨也”。有一年,芸娘的堂姊出阁,三白跟随母亲过去祝贺,但见别人都穿着鲜美的衣裳,芸娘“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要不是精巧的绣工,她又怎么能光靠刺绣养家活口,而且从来不会短缺弟弟上学的学费呢。

      

      二.

      

      三白的小家庭,仰仗家长供给,本身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自然比较拮据。三白说:“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 虽然贫穷,芸娘慧心巧手,别出心裁,把生活安排得饶有情趣。衣食住行,在在都见巧思和韵味:

      

      衣:

      

      丈夫的许多衣物,都是芸娘妙手亲裁:

      “余之小帽领袜皆芸自做,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色取瞄淡以免垢迹,既可出客,又可家常。此又服饰省俭之一端也。”

      

      食:

      

      “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遍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有段时间,三白一家借住在友人的萧爽楼中,朋友们聚在一起,终日诗酒唱和。日常聚会,

      由芸娘安排得惠而不费:

      “余素爱客,小酌必行令。芸善不费之烹庖,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同人知余贫,每出杖头钱,作竟日叙。”

      

      住:

      

      静室焚香:

      “静室焚香,闲中雅趣。芸尝以沉速等香,于饭镢蒸透,在炉上设一铜丝架,离火中寸许,徐徐烘之,其香幽韵而无烟。”

      

      胸中丘壑:

       “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归与芸商曰:“用油灰叠宣州石于白石盆,取色匀也。本山黄石虽古朴,亦用油灰,则黄白相阅,凿痕毕露,将奈何?”芸曰:“择石之顽劣者,捣末于灰痕处,乘湿糁之,干或色同也。”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盆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廛岩凹凸,若临江石砚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

      

      以帘代栏

      “初至萧爽楼中,嫌其暗,以白纸糊壁,遂亮。夏月楼下去窗,无阑干,觉空洞无遮拦。芸曰:“有旧竹帘在,何不以帘代栏?”余曰:“如何?”芸曰:“用竹数根,黝黑色,一竖一横,留*走路,截半帘搭在横竹上,垂至地,高与桌齐,中竖短竹四根,用麻线扎定,然后于横竹搭帘处,寻旧黑布条,连横竹裹缝之。偶可遮拦饰观,又不费钱。”此“就事论事”之一法也。以此推之,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

      

      活花屏法

       “余与芸寄届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屏—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行:

      

      苏州城有南园、北园,菜花盛开,可是附近却没有酒家可供小饮。萧爽楼的朋友们商议,觉得如果自己带着食盒去,“对花冷饮,殊无意昧。”于是有主张“就近觅饮”的;有主张“看花归饮”的,但都比不上“对花热饮为快。”众议纷纭,都没有好办法。芸娘笑着给出了个主意,让他们以“百钱雇馄饨担子而往”。因为馄饨担子“锅、灶无不备”。 芸娘先把小菜烹调好了,到其时再一下锅,很方便。三白又担心没有烹茶的器具,芸娘又出主意:“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三白和友人都叹服。结果喝酒赏花,玩的很开心。回来时,芸娘问:“今日之游乐乎?”他们对芸娘说:“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三.

      

      前文三白说:“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芸娘出嫁前,担负着一家生计,还要供弟弟上学,除了靠自己勤劳刺绣,相信早就习惯了利用“竹头木屑”之类“不费钱”的资源,巧作安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是“良有以也。”

      

      一般说来,在比较拮据的条件下,会安排,巧当家,惨淡经营,或许可以做到“过得去”甚或“略有赢余”,却不一定便有韵味。而芸娘爱重字纸,轻舍珠花;“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豪爽高雅的本性,使得“惠而不费“的策划,不会透着“小家子气”;加上满腹诗书,胸有丘壑,自然在种种巧妙安排中,触手都成妙趣。

      

      几千年来,我们的女性同胞作为“职业经理人”执掌“中馈”。她们怀着对自己家庭的无限热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平凡的生活安排得富有情趣,“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们往往还会居安思危,,只不过平时和家人一起言笑晏晏,不动声色;而近忧远虑,悉数独力承当。一旦面对种种“突发事件”,男人只会踱步长叹、束手无策的时候,她们早有“妾筹之久矣”的应对预案,可以立时启动,尽管未必“足可应付”。表面上似乎妇女仰仗丈夫为“所天”,实际上一家之计,男人往往依赖“娘子”。这一切,在历史和传奇中,有着太多感人的记载,俯拾即是。

      

      尽管时移世易,“娘子”们早已穿上白领粉领,和男士们分庭抗礼,各领风骚;然而,在我们周围所见的幸福小家庭中,先撇开回家做饭、带孩子等等不谈,适时的巧作安排,在家庭中策划和营造一种温馨气氛,多数情况下,还是端赖女士。

      

      春兰秋菊,各是一时之秀。

      

      芸娘不是神。“绝顶聪明,触手成趣”中,我们看到古往今来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善良智慧的身影,是为“四赞”。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338+)
  • 下载速度快(6310+)
  • 速度快(766+)
  • 无盗版(964+)
  • 无广告(91010+)
  • 在线转格式(749+)
  • epub(594+)
  • mobi(4910+)
  • azw3(1069+)
  • txt(437+)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5-17 17:55:55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习***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5-17 19:35:27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17 18:03:0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苍***如: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7 18:06:21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居***南: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8 19:07:07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宓***莉: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7分

    ( 2024-05-17 18:02:46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车***波: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5-17 18:00:1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汪***豪: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17 19:12:07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薛***玉: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5-17 18:08:06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7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17 17:57:3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和美冠纯美阅读书系相关的视频:

书目分享|本科四年阅读的文艺学相关书籍|书很杂,甚至没有文艺学的经典书目(轻怼)|个人风格明显,非典型,没代表性|伊格尔顿|阿尔都塞|中文系文青、做题家不要看






最新书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