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书房 - 打破心理治疗师心中的禁忌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4-05-22 08:35:59

打破心理治疗师心中的禁忌 epub mobi pdf 下载

打破心理治疗师心中的禁忌精美图片

打破心理治疗师心中的禁忌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980635
  • 作者:波普 Comer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5
  • 页数:187
  • 价格:2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05-22 08:35:59

内容简介:

是所有心理治疗从业者的必读图书,它聚焦于治疗师或准治疗师们经常回避的那些禁忌和令人不舒服的话题,以及那些在其回避行为背后的无益的传说,例如:

对病人发脾气;

费用难题;

治疗师生病、变老甚至死亡;

治疗师的恐惧、羞耻与愧疚;

性取向和自我暴露;

为了成功或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违背自己的职业以及价值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对传说、禁忌、秘密和令人不安的话题的挑战

第二章 治疗师的性唤起、性吸引和性幻想: 一个仿佛不存在的例证

第三章 开创探索的环境

第四章 自我评估:那些我们不愿作答的问题

第五章 可能的线索

第六章 情境练习

第七章 面对僵局:在茫然无措时,我们该怎么办

附录 治疗师的愤怒、憎恨、恐惧和性的感受:有关治疗师反应、来访者特质、危机事件、投诉和培训的国家调查 159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Kenneth S. Pope博士 毕业于美国哈弗大学和耶鲁大学,从事独立的临床心理治疗工作近30年,是美国专业心理学会成员。

Janet L. Sonne博士 美国加州心理治疗师,独立的临床心理治疗执业者与司法心理执业者。

Beverly Greene博士 美国专业心理学会成员,美国纽约州圣约翰大学教授,在纽约市布鲁克林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独立执业者。


出版社信息:

类型:公司

成立时间:1954年10月12日

简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是编辑出版各类轻工书刊的出版社,1954年10月12日成立于北京。出书范围涉及造纸、食品、制糖、制盐、发酵、卷烟、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陶瓷、玻璃、搪瓷、皮革、化妆品、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感光材料、灯泡、服装、家具、五金、衡器、 文体用品、 工艺美术、轻工业机械制造等40多个行业,内容包括工具书、学术理论著作、生产技术书、大学中专技工教材、工人读物、科普读物、工艺美术和经济管理图书等。至1989年,出版各类轻工图书2500多种,年平均出书 250种左右,发行1000多万册。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是所有心理治疗从业者的必读图书,它聚焦于治疗师或准治疗师们经常回避的那些禁忌和令人不舒服的话题,以及那些在其回避行为背后的无益的传说,例如:

对病人发脾气;

费用难题;

治疗师生病、变老甚至死亡;

治疗师的恐惧、羞耻与愧疚;

性取向和自我暴露;

为了成功或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违背自己的职业以及价值观。


精彩短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短评


深度书评:

查看其它书籍精彩书评

  • 无论写什么东西,最紧要是个"真"字。

    作者:早安,公主 发布时间:2011-09-17 21:34:45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满心欢喜。不仅是太乙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想,也从中看到了林语堂和家人给她的家庭教育,看到了林语堂对于读书的看法以及种种。我一直觉得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更多的是教你为人处事。(看的时候,遇到比较有趣或有意义的句子,我都把页码折起来,所以这篇只是我自己的记录而已)

      “我和表姊们在那里摘三叶草,每人把茎撕得只留一丝,设法钩住对方的三叶草然后一拉,谁的叶子被拉下就输”看到这得时候笑了,我小时候也这样做过。

      ”林语堂<论读书>中读书有四不可,” 一、学校所读非书。因为教科书不是真正的书。读小说概论不如读《三国》、《水浒》,读历史简编不如读《左传》、《史记》。二、学校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有限。三、学校不许读书。因为在教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四、在学校里书读不好。因为学校所教皆为记问之学,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不许错一字。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回答,你便能得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而记问之学于学问无补,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当然第二三点不像当初那样了。其余都戳中要害。

      去美国时,林语堂告诉她“外国人的文化和我们的不同,你可以学她们的长处,但绝对不要因为他们笑你与他们不同而觉得自卑......无论如何,在外国人面前,有话直说,这样他们才会尊敬你。””严格来说什么是中国人呢?我们珍惜怀念的是一种品质,对人对事的态度,是家庭观念。“

      除了林语堂不断地灌注中国历史文化,甚至填鸭式的要林太乙攻读中文,母亲的家教更是让她受用一辈子,“妈妈教我们烧菜做饭,刮鱼鳞,洗猪肚,我们什么都来,我们不是弱不禁风的大家闺秀。妈妈叫我们剪衣料做旗袍,打结做纽扣。她说女孩子头发要梳得整齐,内衣要经常换,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

      三姐妹,姐姐没有正式入大学,因为林语堂认为在图书馆里什么都可以学到,不用上大学,林太乙也没上大学,在耶鲁大学教中文,妹妹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得博士学位。她因为念理科,所以林语堂没有坚持她不念大学。

        ”妈妈有许多朋友说,“把你么老二给我做媳妇好吗?“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一心要做作家。“哈哈哈~

      什么才叫真正的读书呢?这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读书的艺术》我今天就是这样看下来,因为有趣。

      书中也有些是用闽南语描述,每次读到我都会读下,有的也读不出来。多次描述做肉松的情景,以至于我就在想是不是只用厦门人才会做肉松,才做的好吃。

      无论写什么东西,最紧要是个真字。

  • 不只是幸运

    作者:蓝宁读书 发布时间:2015-11-17 21:04:02

    很多民间故事都是表达同情弱者,邪不胜正的美好愿望。应该说,这是劳动人民最朴素、最美好的希望。所以,为了让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个圆满的结局,他总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运气。《迪克•惠廷顿和他的猫》这个英国的民间故事也是如此。

    很久以前,英国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个小男孩叫迪克•惠廷顿,他父母双亡,生活过得很艰苦。后来,他来到伦敦,给人打工,到处流浪,最后被一个富商收留,在家里打杂。为了应付卧室的老鼠,他买了一只猫。这只猫后来作为他的物品被带去交易。因为船长到的地方,鼠患成灾,那只猫出人意料地卖了好价钱。惠廷顿因此一跃成为上流社会的人,并当上了伦敦的市长。

    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穷小子惠廷顿从身无分文,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而契机就是那只普普通通的猫。你肯定会说,惠廷顿真是太幸运了,命真好!你再仔细读读,惠廷顿的成功真的只是靠运气吗?

    周围人的同情和帮助让他生存下来。要知道,惠廷顿从小就父母双亡,他之所以能够长大,是村里人你一口,我一口供给他的,是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出来的东西。靠着乡亲们的接济,他才能长大。来到伦敦后,他举目无亲,是一位好心的先生帮他在一个草场找到了工作。后来,当他饿晕的时候,又是富商菲茨沃伦先生收留了他。厨娘欺负他的时候,富商的女儿艾丽斯给予了他极大的同情和帮助。这些人的帮助不仅是简单地提供物质帮助,还用提供工作的方式让他明白,劳动才是获得幸福的保障。

    富商和船长的诚信和正直是他成功的保证。如果没有那只猫,惠廷顿也许会一直穷下去,然后像所有穷人那样,默默无闻地死去。命运的转机是那只猫,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是谁也没预料到的。如果船长不说,或者随便说一个很小的交易数字,富商也不会怀疑什么。再退一步说,哪怕船长说了,如果富商菲茨沃伦先生不声不响把这笔钱扣下了,惠廷顿也不会知道。即使告知了,也可以强取豪夺。毕竟,他只是一个在厨房打杂的,是一个弱者。但事实是,船长如实报告给了富商,富商如实告知了惠廷顿,还帮助他打扮,带他进入上流社会,并且把女儿嫁给了他。没有这些人的正直和诚信,就没有惠廷顿的成功。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动力。惠廷顿虽然很穷,但他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再困难的日子里,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当市长,管伦敦”成为上流社会的人,是他的梦想,从进入伦敦那天开始,他就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当他受到厨娘的欺负,忍受不了,想要逃走的时候,是理想让他坚持下来,继续留在了菲茨沃伦先生家。这才有了后来的转运。所以,与其说是教堂的钟声提醒了惠廷顿,不如说是他的梦想让他勇敢地面对困境。

    勤劳踏实、懂得感恩让他事业进步。惠廷顿在厨房任劳任怨,什么活儿都干,得到了艾丽斯小姐的同情和爱慕。他帮助别人擦鞋,挣了一便士,才买了那只猫。发财后,他知恩就报,先让菲茨沃伦先生挑选珠宝,然后让女主人和艾丽斯挑(虽然他们都拒绝了),最后还把财富分了一些给船长和船员,连宿敌厨娘也分到了一份。这种慷慨善良,不计前嫌的胸怀是他日后成功的基础。

    在这本书中,惠廷顿的成功虽然很偶然,很幸运,却不是靠神力相助。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和周围人的优秀品质。故事采用麻胶版画的形式想我们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故事开始的时候虽然很悲惨,但其实你还是能从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美好,也能感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 扯淡的逻辑

    作者:lujun9972 发布时间:2013-05-15 07:59:12

    看了一下,觉得里面的逻辑真的很扯淡.

    比如他说空腹力能提高免疫力的时候说"当我们饿着肚子的时候,血液中的养分会不足,使得白细胞也跟着饿起肚子来,如果此时细菌入侵,或是产生癌细胞,白细胞自然会去吞噬它们,也就代表免疫力提高了". 这算什么逻辑?这完全是把白细胞拟人化,试问白细胞怎么可能会有饿的这种感觉?相反我也可以说,白细胞也会饿的受不了,不出工呢??

    像这样扯淡的逻辑在书里有好多.看到这些我根本不敢相信书里写的内容是真实的.这让我想起日本人另外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都是一样的扯淡.

  • 公共图书馆

    作者:Jaysee 发布时间:2011-07-01 02:36:01

  • 可爱的他不必百年孤独……

    作者:大-燕-威-王 发布时间:2009-10-31 03:06:10

    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他们永远也不相信,还有另一部分人,会以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方式活着。

    这种“不同”,导致了误解和迫害——于是卢梭一生向往自由的宁谧,却不得不一辈子过着从西躲到东、从东躲到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原本对任何人都抱着友好的温情,在人际交往中处处流露着真心——最后还是被磨砺成一个不得不对人充满戒心的饱经沧桑的学者。

    于是,在看这本书的第一部时,我说:“啊,卢梭你多么可爱!”

    等看到第二部,我开始同情:“卢梭,你真的很可怜。”

    卢梭是一个很值得女性去爱的男人——这不得不让我想到洪君彦写的那本《不堪回首——我和章含之离婚前后》。

    虽然经历过几次让人心碎的未果爱情,卢梭却依旧保持着对那几位女性的敬意。

    华伦夫人的移情,乌德托夫人的无意……这些理由搁在某些男人身上或许能让他们产生出谩骂谴责的激愤——然而卢梭没有,虽然有抱怨,但他对她们更多的是感激,甚至为她们的缺点开脱。

    他眼中看到的,都是他的情人、或者女性知交的优点。他笔下述说的,全是她们的优雅和美德。

    华伦夫人这个人我不喜欢,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习惯于“老牛吃嫩草”的调教型御姐。可到了卢梭嘴里,她变得多么温柔,多么善良,以至于我原谅了她竟可以继卢梭之后,找了第三个青年作为自己的新欢。

    乌德托夫人,看得出来他喜欢和卢梭玩爱情游戏——玩啊玩,却始终不让卢梭尝到甜头。后来卢梭承担了这段感情的全部恶果,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责怪乌德托夫人——他把原因归结为女方对达郎贝的忠诚,并且克制自己的欲望,从此只把乌德托夫人看成自己的朋友。

    世界上有洪君彦这种男人,他习惯在离婚后回忆对自己前妻的恨,并且在这种恨意里既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

    自然,也会存在有卢梭这样的男人。他坦承自己的爱情,赞美它们——即使它们并不完美,他也只记住了那些美好的东西。

    这样的卢梭,是值得女人去爱的。

    卢梭的人生,始终是在不安定中度过。他被无数次背叛欺骗搅扰得头昏眼花,同时,又要让财政的琐事、家庭的悲剧折磨他本就柔弱敏感的心灵。

    他写下了教育学名著《爱弥尔》,这本书直到今天,仍是师范学校学生的必读读物。

    然而他却有五个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到育婴堂,之后便不知生活在哪里凋落于何方。

    卢梭一辈子都被这种对子女的内疚折磨,尽管他在书中一再说他不在乎不在乎……可字里行间皆是血泪,读者自会听到一位父亲的呜咽。

    卢梭写作生活中最大的矛盾就是:

    他的性格和职业经历(尤其是做威尼斯大使秘书的那次事件),令他憎恶特权阶级的傲慢与卑鄙;可同时,他又不得不疲于应对上流社会对他忽冷忽热的追捧,甚至某些时候,必须仰人鼻息。

    退隐庐,蒙莫朗西……这几个卢梭生命中重要的居住地点,无不是贵族们提供给他的——所以阅读卢梭,我们就必须在他对这个阶层人物的不同感情中来回穿梭。

    一方面,卢梭对很多贵族人物的友谊抱有感激和期盼;可同时,他却仍旧能诚实地说出自己对贵族阶级施政纲领的不满——这是卢梭本人良知的体现,更是他人生中悲剧的根源。

    与伏尔泰不同,卢梭的处境是困窘不堪的——伏尔泰在最困顿的日子里,那些上流社会的绅士名嫒依旧将他追捧不已。卢梭不同,他被上流社会抛弃,同时,也成了市民群中群体无意识的受害者。

    感觉上,卢梭本人是认为自己为性格所累的。晚年的他觉得自己不宜于再写书了——祸从口出,这是他性格率直的证明。

    不过他也是单纯的,一旦有人需要他站在正义一边去著述,卢梭立刻动笔……所以他才最终又祸事不断。

    他有过朋友,然而敌人更多。正因为如此,卢梭才分外珍惜同卢森堡公爵以及吉斯勋爵的友谊——然而他同样也从内心中感激一个平凡书商对他的信任和坦诚,感激他在所有人都背叛那个名叫卢梭的臭名昭著的写书人时,仍旧对被背叛者施以援手。

    卢梭的友谊是纯粹的,是不分阶级的。

    卢梭也不是没有缺点,他的缺点就在于他太在乎“自由”了。

    他需要朋友来接近他的心灵,可同时却又不允许朋友靠他靠得太近:他会因为霍尔巴赫太有钱而拒绝和对方更亲密;他也会因为埃皮奈夫人让他屡屡拜访而心生烦闷;崇拜者频繁登门的日子,我们更是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出,这简直让他厌倦得发狂。

    所以,卢梭的心灵仍旧是孤独的——但或许正因为他保留了这种心灵的独立,才令他成为启蒙运动中与伏尔泰并肩而立的伟大思想家。

    一说卢梭,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社会契约论》,爱看书的则会知道《忏悔录》、《爱弥尔》,记性不好的爱看书的人在别人提醒后,会突然恍然大悟地说:“哦对了,《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也是他写的……”

    与之对比,伏尔泰和狄德罗的具体著作又分别是什么呢?大家能切实记住多少呢?

    这就是卢梭的人生:

    羞怯、善良、轻信……但却有着潜在的坚强的性格、敏感的自尊、以及强烈的正义感。

    于是,便注定了他半生的漂泊。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最后,来说一下特蕾莎——或许她不美丽,身上并没有以往卢梭青年时代所YY出来的女子的风貌……然而她才是最懂得卢梭的人。

    她用她平和无争的性格赢得了卢梭这个哲人的友谊——尽管卢梭自己说这里面并没有爱情,可谁知道呢?有的时候,亲情反而是比爱情更值得人珍惜的东西。

    有了特蕾莎的包容,哲人的一生才能找到那难得的几丝温暖——卢梭不必有百年孤独,因为他有了特蕾莎。


下载点评

  • 三星好评(4310+)
  • 方便(6108+)
  • 速度快(488+)
  • 博大精深(889+)
  • 情节曲折(6710+)
  • 还行吧(366+)
  • mobi(479+)
  • 全格式(948+)
  • 盗版少(1079+)

下载评价

  • 网友 冉***兮: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31 02:10:0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林***艳: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5-31 02:39:5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31 01:06:19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相***儿:

    下载速度:8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5-31 01:13:00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瞿***香: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5-31 02:50:01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蓬***之:

    下载速度:6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3分

    ( 2024-05-31 01:04:17 )

    好棒good

  • 网友 汪***豪: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31 01:06:10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寿***芳:

    下载速度:4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31 01:13:5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冯***丽: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5-31 01:16:10 )

    卡的不行啊






最新书籍
相关专题